• 校园VPN
  • 校园邮箱
  • 校园云盘
  • 菁体育
  • 招生网
  • 校园百事通
  • 首页
  • 部门概况
    • 部门简介
    • 机构设置
  • 通知公告
  • 财会工作动态
  • 部门工作纪实
  • 财经法规
  • 服务指南
  • 下载专区
  • 部门工作纪实
  • 您的位置:首页>>部门工作纪实>>正文
  •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系列专题
  • 时间:2021-09-27
  •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系列专题之一


     

    预  算  业  务  控  制


    一、 预算编制风险点及有效措施

    (一)预算编制存在风险点

    认为预算编制仅是财会部门的工作,业务部门不参与其中,导致预算编制不科学、不合理,业务活动与其财力支持相脱节。


    (二)针对风险点应采取有效措施

    ⒈落实单位内部各部门的预算编制责任。

    2.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预算编制的合规性。

    3.建立单位内部部门之间沟通协调机制。

    4.根据工作计划细化预算编制。

    5.强化相关部门的审核责任。

    6.内部审批下达预算。


    二、预算执行风险点及有效措施

    (一)预算执行存在风险点

    ⒈未按规定的额度和标准执行预算。

    2.资金收支和预算追加调整随意无序,产生无预算支出、超预算支出等情形。


    (二)针对风险点应采取有效措施

    ⒈明确预算执行方式。

    2.加强对预算执行申请的审核。

    3.严格预算执行审批控制。

    4.强化资金收付业务控制。

    5.规范内部预算追加调整。

    6.建立预算执行监控机制。

    7.建立预算执行分析机制。


    三、决算风险点及有效措施

    (一)决算存在风险点

    未按规定编报决算报表,不重视决算分析工作,决算分析结果未得到有效运用,单位预算与决算相互脱节等。


    (二) 针对风险点应采取有效措施

    ⒈做好决算报表编报和分析准备工作。

    2.强化决算报表的编制和审核。

    3.加强决算数据分析和运用。


    四、预算绩效管理风险点及有效措施

    (一)预算绩效管理存在风险点

    ⒈未按规定开展预算绩效管理。

    2.评价结果未得到有效应用。


    (二) 针对风险点应采取有效措施

    ⒈预算编制有目标。

    2.预算执行有监控。

    3.预算完成有评价。

    4.评价结果有反馈。

    5.反馈结果有应用。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系列专题之二

     

    收 支 业 务 控 制


    一、 收入业务风险点及有效措施


    (一)行政事业单位收入业务的风险主要体现为六个方面:

    1.收入业务相关岗位设置不合理,不相容岗位未实现相互分离,导致错误或舞弊的风险。

    2.各项收入未按照法定项目和标准征收,或者收费许可证未经有关部门年检,可能导致收费不规范或乱收费的风险。

    3.未由财务部门统一办理收入业务,其他部门和个人未经批准办理收款业务,可能导致贪污舞弊或者私设“小金库”的风险。

    4.违反“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截留、挪用、私分应缴财政的收入,或者各项收入不入账或设立账外账,可能导致私设“小金库”或者资金体外循环的风险。

    5.执收部门和财务部门沟通不够,单位没有掌握所有收入项目的金额和时限,造成应收未收,可能导致单位利益受损的风险。

    6.没有加强对各类票据、印章的管控和落实保管责任,可能导致票据丢失、相关人员发生错误或舞弊的风险。


    (二)针对风险点应采取有效措施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1.建立健全收入内部管理制度。

    2.合理设置收入业务岗位。

    3.对收入业务实施归口管理,明确由财务部门归口管理各项收入并进行会计核算,严禁设立账外账。

    4.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有政府非税收入收缴职能的单位,应当按照规定项目和标准征收政府非税收入,按照规定开具财政票据,做到收缴分离、票款一致,并及时、足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挪用或者私分。

    5.建立收入分析和对账制度,对收入征收情况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6.建立健全票据管理制度,财政票据、发票等各类票据的申领、启用、核销、销毁均应履行规定手续。


    二、支出业务风险点及有效措施


    (一)行政事业单位支出业务的风险主要体现为六个方面:

    1.支出业务相关岗位设置不合理,不相容岗位未实现相互分离,导致错误或舞弊的风险。

    2.支出申请不符合预算管理要求,支出范围及开支标准不符合相关规定,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之间相互挤占,可能导致单位预算失控或者经费控制目标难以实现的风险。

    3.支出未经适当的审批,重大支出未经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可能导致错误或舞弊的风险。

    4.支出不符合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公务卡结算等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可能导致支出业务违法违规的风险。

    5.采用虚假或不符合要求的票据报销,可能导致虚假发票套取资金等支出业务违法违规的风险。

    6.对各项支出缺乏定期的分析与监控,对重大问题缺乏应对措施,可能导致单位支出失控的风险。


    (二)针对风险点应采取有效措施主要包括七个方面:

    1.建立健全支出内部管理制度。

    2.合理设置支出业务岗位。

    3.强支出事前申请控制,在日常工作中,业务工作人员应当根据工作计划、工作任务和单位领导的指示并结合预算指标,按照支出内部管理制度的规定,提出支出事前申请,经审核通过后再去具体开展相关业务。

    4.加强支出审批控制,各项支出都应经过规定的审批才能向财务部门申请资金支付或者办理报销手续,审批人应当在授权范围内审批,不得越权审批。

    5.加强支出审核控制,重点审核各支出事项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单据来源是否合法,内容是否真实、完整,使用是否准确,是否符合预算,审批手续是否齐全。

    6.资金支付和会计核算控制,财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办理资金支付业务,签发的支付凭证应当进行登记。

    7.支出业务分析控制,单位应定期编制支出业务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对于支出业务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部门工作纪实
    - 快速通道 -
  • 部门概况
  • 通知公告
  • 财会工作动态
  • 部门工作纪实
  • 财经法规
  • 服务指南
  • 下载专区
  • 友情链接:
  • 校园统一支付平台
  • Copyright 2010-2021 Powered By 山西传媒学院
  •         文华校区:山西省高校新区文华街125号(晋中市榆次区),邮编:030619
  •         东华校区:山西省太原市五龙口街118号,邮编:030013 晋ICP备17007734号-1  晋公网安备 14070202000203号